安徽首富,又去IPO敲钟了

来自版块 问答
1014
0

赴港上市潮。
投资界获悉,阳光电源公告称,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团结生意业务所挂牌上市。
坐落于合肥的阳光电源,背后掌舵者——曹仁贤,从前从合肥工业大学辞职创业,一手建立阳光电源,现在是一家千亿市值上市公司。在曹仁贤的新能源版图中,还坐拥阳光新能源、阳光氢能两只独角兽。
这也是中国新能源扬帆出海的一抹缩影——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中国外贸“新三大件”。昨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新能源军团正登上环球舞台,用来自中国的科技创新影响天下。
大学老师辞职下海
执掌2000亿
提及曹仁贤,外界并不生疏。
1968年,他出生于杭州一个平凡家庭,18岁那年考上合肥工业大学的工业电气主动化专业,今后便在合肥扎下根。曹仁贤在合肥工业大学不停读到研究生,结业后选择留校任教,从事可再生能源发电范畴研究和讲授。

直到1997年,曹仁贤决定辞去“铁饭碗”工作,开始创业之旅。他凑了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在合肥市租下一间不敷20平米的小房间,建立了阳光电源,正式进军光伏行业。
阳光电源建立初期的日子并欠好过,不得不靠一些传统电源产物维持公司谋划。直到2003年,阳光电源研制出中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逆变器,并在上海乐成并网发电,冲破了国外企业的把持。
曹仁贤也在此时力排众议,毅然停掉了UPS不中断电源业务,会合全部资源投入到光伏、风能等新能源产物。过后证实,曹仁贤的选择是精确的。2008年,阳光电源的光伏逆变器乐成应用于北京奥运会的鸟巢场馆;2009年,阳光电源已占据国内新能源逆变器60%以上的市场份额。
2011年,曹仁贤迎来人生高光时候——阳光电源乐成登岸厚交所,成为“中国新能源电源行业第一股”,最新市值凌驾2000亿元。《新财产》杂志发布2025年 “500创富榜”,从地域上,曹仁贤连任安徽首富。
上市之后,阳光电源开始以光伏逆变器为焦点,向新能源电源装备范畴的太阳能、风能、储能、氢能、电动汽车等五大范畴全面拓展。
2014年,阳光新能源在合肥市高新区建立,重要从事新能源电站的体系研发、项目开辟以及体系办理方案贩卖业务。客岁3月,阳光新能源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入投资者铁基新能、富浙富创、工银金投和建信投资,合计增资8.47亿元。这也是其首轮外部融资,投前估值凌驾190亿元。
别的,曹仁贤还将眼光瞄向了氢能。在他看来,“氢能或将成为21世纪除电能以外最紧张的二次能源。”于是,阳光电源先是建立了氢能研究小组,后又在2019年建立了氢能奇迹部。得益于此,阳光氢能在2021年应运而生,同样落户于合肥。
很快,阳光氢能走入投资人的视野。2023年末,阳光氢能公布完成一笔6.6亿元A轮融资,领投方为君联资源,跟投方则包罗高瓴创投、钟鼎资源、招商局创投、仁发碳中和、中肃资源、上海临港氢能基金、好买母基金等身影。据悉,融资后阳光氢能估值约60亿人民币。
崛起于合肥
阳光电源交出一份半年报。
财报表现,阳光电源上半年实现业务收入435.33亿元,同比增长40.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35亿元,同比大增55.97%。

阳光电源在财报中表现,上半年业务收入、业务本钱增长重要系不停开辟市场,贩卖规模扩大,收入及本钱随之增长所致;实现毛利率34.36%,同比增长1.94%,重要系公司品牌溢价、产物创新、规模效应等影响所致。
这当中,阳光电源的储能业务营收初次凌驾了光伏逆变器。详细来看,光伏逆变器等电力电子转换装备业务营收153.27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约35.21%;储能体系营收达178.03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约40.89%。根据2024年报,两者营收占比分别为37.41%、32.06%。
值得一提的是,阳光电源的外洋营收也在大幅攀升。财报披露,上半年其外洋地域(包罗中国港澳台)实现营收253.79亿元,同比增长88.32%,占比58.3%。
必要留意的是,阳光电源也在财报中表现,要鉴戒应收账款周转风险、毛利率低落风险、新能源项目投资开辟风险等风险。此中,新能源投资开辟是阳光电源唯一出现营收降落的业务。
阳光电源此次赴港IPO的目的也非常明白,就是要加快“出海”。在相干公告中,阳光电源明白表现,是为深化公司环球化战略结构,提拔公司国际化品牌形象,打造公司多元化融资渠道,进一步提拔公司焦点竞争力。
犹记得客岁10月,阳光电源曾公布赴德国法兰克福证券生意业务所上市,其时筹划募资近50亿元。本年5月业绩会上,阳光电源表现,还在积极推进GDR相干工作。
放眼望去,阳光电源只是合肥新能源版图的冰山一角。
现在,合肥市已经集聚江淮、比亚迪、蔚来、大众、长安、安凯6家整车企业,实现了外资巨头、央企造车、新权势造车、地方自主品牌、华为生态圈等多种造车情势的“全满贯”。本年1-5月,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46.6万辆,增长21.8%。
依附于此,合肥也正朝着新能源汽车之都目的大步迈进——力图到2027年,形成2-3家年产50万辆整车企业,新增10家百亿规模零部件企业,新能源汽车产量超200万辆,集群营收超7000亿元。
合肥的光伏和储能财产不容小觑,这同样是合肥六大千亿新兴财产集群之一。数据表现,2024年合肥光伏和新型储能规模突破1800亿元,逆变器产量稳居环球第一,储能体系市场占据率环球第二。
在这里,席卷了环球光伏10强企业5家、中国储能10强企业4家,坐拥阳光电源、国轩高科、晶澳太阳能、晶科能源、协鑫集成新能源、大恒能源等一群龙头企业,并以此集聚财产链上卑鄙企业100余家,版图惊人。
中国新能源
开启大帆海期间
目之所及,中国新能源军团正集结出海,剑指环球化。
先来看一组数据——2024年,我国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长71.9%;光伏产物一连4年出口凌驾2000亿元;锂电池出口39.1亿个,创汗青新高。与此同时,环球50%以上的光伏组件、40%的风电整机都产自中国。
同时,新能源企业也掀起了一股“A+H”上市高潮。印象深刻的是在本年5月,宁德期间正式登岸港交所主板,距其初次递表仅时隔不到100天。此次IPO发行价为263港元/股,市值1.3万亿港元。
同一月,钧达股份也于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环球首家实现“A+H”的光伏企业;紧随厥后,亿纬锂能也在6月尾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如许的案例不胜罗列:晶澳科技、中伟股份、欣旺达、星源材质、南都电源……一众锂电、光伏A股上市公司,纷纷公布赴港上市。
在环球化出海的大趋势下,以港股为新出发点,吸引更多外洋投资者关注,进一步拓展国际品牌着名度,强化外洋当地化供应链建立,险些成为新能源龙头们的同等选择。
“各人必要一个毗连天下的平台,以便于以后的外洋业务扩张。”一位投资人曾论述背后缘故原由,赴港上市潮也是新能源出海大潮的一缕写照。
不止于此,中国新能源汽车同样正在重塑环球汽车财产格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表现,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到达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渗出率突破40%,占到了环球市场的70.5%。
众所周知,在燃油车期间,外洋汽车品牌牢牢把握着话语权;时移世易,现在中国车企不再是拿来主义,而是成为新能源汽车技能的提供者,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正领跑新能源赛道。
中国一级市场的广泛共识,出海被视为将来恒久的体系性新时机。正如一位创投大佬所言,奔赴环球化市场的星辰大海,是一家良好的天下级企业该做的事变。
回顾600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用代表中国其时领先天下的最先辈武艺程度的丝绸、茶叶、瓷器,创建了欧亚文明交汇之路。现在,中国能源之于天下,履历了一个从领跑、落后到并跑,再到有望再度领跑的曲折进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评论 0

热文

所属版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