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镇镇的羊肉加工厂里呆板轰鸣,四十里铺镇的牛棚里肉牛膘肥体壮,薛家河镇的万亩高粱长势正旺……连日来,绥德县到处涌动着发展活力,一幅团体增收、村民致富的画卷在黄土高原渐渐睁开。
比年来,绥德县将发展强大新型农村团体经济作为撬动墟落全面振兴的关键支点,通过深化改革、夯实底子、创新机制,推动全县339个行政村团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2024年村团体经济总收入达1.27亿元,5.3万农户在财产发展中共享红利。
让甜睡资源变增收活水
8月20日,阳光洒在吉镇镇瑞宁村的山峁上,陕西臻德郝口福食品有限公司的牛羊肉博识加工厂里热气腾腾。
穿着白大褂的工人师傅在流水线上繁忙,鲜红的羊肉经分割、检疫后,被真空包装秘密封成袋,整洁码进低温冷藏库。
“这6亩地原来是村里的闲置地,杂草长得比人高,如今租给企业建加工厂,每年光租金就给村团体带来5.5万元收入。”瑞宁村党支部书记任焕海说。
现在,村企共建的“支部+企业+农户”模式带来了三重收益:企业依托本地资源扩大了生产,赚得盆满钵满;村团体靠地皮租赁稳拿租金,有了干事的底气;30多名村民在厂里务工,每月能领3000多元薪金,不消外出就能挣钱。
“从前守着几亩薄田,一年到头攒不下几个钱,如今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能在家门口挣钱,内心踏实。”正在包装车间干活的村民任巧玲告诉记者。
瑞宁村的蝶变,是绥德县盘活甜睡资源的生动注脚。比年来,绥德县驻足杂粮、林果、畜禽等本土资源,鼎力大举发展特色莳植、养殖和农产物加工业,渐渐形成“粮、果、畜、加”一体发展的格局。
“现在,县里还建起农村团体经济构造成员信息化管理平台,29.18万名成员的股权信息全部录入体系,谁家占多少股、能分多少红,手机上一点就能查得明明确白。”绥德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军先容。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共进
8月17日,四十里铺镇马兴庄村的千头牛养殖基地里,肉牛正品味着青贮饲料。该村党支部书记马腾飞点开手机里存储的贩卖记载:整牛卖每头赚3000元,做成卤味利润翻3倍,电商淡季天天也能卖400单。
停止现在,该基地牛存栏1200多头,年出栏1700多头,提供50多个岗位,动员村民工资性收入超200万元,村团体依赖办法租赁年增收20万元。
马兴庄村村民马忠德说:“我养两端母牛,客岁赢利3万多元,本年计划再领两端。”
不远处,兴牧源食品加工厂的当代化生产线上,奇怪牛肉正被加工成各式卤味。
“昨们引进了扬州的非遗牛肉制作武艺,开辟出12种熟食产物。”马腾飞说,工厂投产8个多月来,已和多家商超、电商平台及企奇迹单元创建互助,贩卖额突破500万元,乐成实现了财产链延伸与代价提拔。
以马兴庄村为样板,四十里铺镇“规模化养殖引领、散户养殖协同”的财产格局开端形成。全镇32家规模化养殖场与190户散户养殖户联动发展,肉牛、生猪、山羊成了动员发展的“主力”,客岁畜牧业总产值超65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
下一步,绥德县将不停创新发展路径,探索形成团体谋划、资产租赁、财产融合、资源开辟、消耗帮扶、特色养殖等多元模式,为墟落振兴注入连续动力。
扎紧制度笼子 守好团体“钱袋子”
眼下,在薛家河镇,3万亩高粱成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曾经的薛家河镇,常年面对地皮撂荒、团体经济单薄、群众增收难的题目。
为破解困局,该镇锚定“一镇一业”发展高粱财产,先从规范机制入手:14个村团体组建“高粱红财产团结党总支”;建立聚黍香团结农夫专业互助社,全部地皮流转条约经镇产权生意业务服务站考核存案,每笔收支都录入“陕农经”平台。
“2023年,互助社会合流转2500亩地皮,有村民担心钱落不到实处。”薛家河镇党委书记刘玮回想,镇里请来绥德县农业农村局干部现场解说条约条款,明白流转费尺度、付出时间和违约追责,还在村里公示栏贴出明细。
“白纸黑字写清晰,平台上能查到,咱内心踏实。”周家沟村村民高志福算起账:地皮流转得租金,在互助社打工挣钱,年底另有分红,三样加起来一年能多挣2万多元。
在制度护航下,现在的薛家河镇高粱财产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效合一”,各村团体经济单项收入均超15万元,群众得到感连续加强。
薛家河镇的实践,是绥德县用制度规范团体经济发展的缩影。
比年来,绥德构建权责清楚、羁系有力的运行机制,推进资产规范移交、条约清算,盘清家底;推广“陕农经”平台,实现339个村团体“三资”羁系信息化、透明化。(群众消息记者 郝颖 通讯员 马露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