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怎样激活海南墟落“绿色经济”

来自版块 问答
496
0
  新华社海口3月22日电(记者 陈子薇)驾车沿着平展的村道驶进九所村,不出百米,一座三角屋顶的修建映入眼帘,这是一座和乡村融为一体的种子博物馆。

  2025年3月5日,九所种子博物馆。新华社记者 陈子薇 摄
  九所村位于海南省定安县富文镇,本年年初,九所种子博物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占地约120平方米的博物馆收藏了800余种种子,以分布地形、利用场景、形态巨细平分类陈列。记者观察到,有的试管装满了种子,而有的则是空的。
  博物馆运营方海南大山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总司理李娟说:“现实上,小小的九所种子博物馆能容纳一两千种种子。昨们从天下各地搜集差别种子,也招呼本地村民网络种子拿来展览。如今另有些空位,就盼着来观光的游客能带着新种子丰富昨们的种子库。”

  2025年3月5日,周边村民到种子博物馆观光。新华社记者 陈子薇 摄
  和常见博物馆差别的是,这座种子博物馆和墟落的连结非常精密。定安县富文镇党委书记吴英艳先容:“九所村村民喜好农耕,不停有网络种子的风俗,他们是博物馆里种子紧张的搜集者。村民搜集的种子中既有海南常见的农作物种子,也有分布在乡野山林间的野生植物种子。”
  村民不但贡献种子,还负责博物馆的一样平常维护,有人还当起了解说员。本年春节月朔到初七,九所村的大门生王珊珊在家门口当起了种子博物馆的志愿解说员,7天欢迎游客约1500人次。王珊珊说:“通过解说和互动展示,我相识到种子在生态体系和农业中的紧张作用,更逼真感受抵家乡的积极变革。家门口的就业时机变多了,游客也为村落带来了新活力,村里乡亲的农产物贩卖额也增长了不少。”

 2025年3月5日,本地村民作为服务员在九所会客堂为顾客点单。新华社记者 陈子薇 摄
  除了种子博物馆,九所村另有九所会客堂、食野餐馆和“一米菜园”等配套办法与项目。农闲时,村民在会客堂品茗谈天;游客来了,能在这儿品茗苏息,还能在村里购买种子体验莳植,在餐厅品尝本身亲手采摘的有机蔬菜……
  游客体验丰富了,村里就业岗位也多了。33岁的村民李凤,从前在镇上的快递店打工,一个月前,姐妹先容她来九所会客堂上班。现在,李凤不但能纯熟制作咖啡,还会做菜单上的其他饮品。家门口就业,也为她提供了便利,“工作离家近,照顾孩子方便多了。”

  2025年3月5日,九所村的“一米菜园”。新华社记者 陈子薇 摄
  “接下来,昨们还筹划引入与种子相干的游学课程和工作坊,将九所村渐渐打造成集生态农业、教诲、旅游、文化体验即是一体的墟落文旅综合体;盼望通过种子掩护,延伸出绿色小菜园、有机农业莳植基地等新的发展模式,打造零碳低碳、生态宜居乡村。”吴英艳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评论 0

热文

所属版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