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报记者 宋喜群 李志臣 本报通讯员 李雪《光嫡报》( 2025年03月10日 14版)
克日,在山东泰安泰山景区,来自济南的游客王老师使用爬山助力呆板人,轻松地攀缘泰山,引来不少游人围观。“戴上之后腿都不疼了,感觉像是有人在拉着我上山,科技感满满!”王老师高兴地说。这款智能爬山装备不但让轻松爬山成为实际,也推动了景区服务模式转型升级。
比年来,泰安市围绕培养“泰山+”文旅品牌,实行“串珠成链、山城联动、全域融合、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推动“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泰山旅游向全域旅游、都会流量向发展增量、资源上风向财产上风”变化。据开端统计,2024年泰安整年欢迎国内游客9429.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02.7亿元,泰山游客量一连两年突破800万人次,外地游客均匀留泰时间到达2.12天。
2024年,“泰山+”旅游财产集群入选全省首批支柱型雁阵集群,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佳构旅游财产集群。
现在在泰安,科技赋能文旅财产,给游客带来更多更炫的消耗新体验,沉醉式聪明化是新亮点。
泰山脚下的“泰山神启”跨维数字体验馆让游客在假造与实际的交错中,感受泰安人文风情、民风文化和神话传说的天下;泰山石敢当文化园将泰山石敢当民风文化与AI、MR等当代科技深度融合,打造出30余个文化体验项目;在国际文化大数据(泰山)财产城,数千年传承的壁画、字画、针织丝织作品等以全息投影技能重新演绎……古老的泰山因科技创新抖擞新生。
游人慕山而来,又因城而留。“山城联动”下,文旅互动发展成效明显,开释出强劲发展动能。停止2月28日,泰山本年累计欢迎进山游客80万人,同比增长35%。2024年,泰安市被评为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都会、中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树模都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