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3·15|政策引导、企业协力,破解新能源车“难买、难用、难卖”痛点 ...

来自版块 问答
900
0
[size=+0] [size=+0]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初次突破万万辆大关,至1286.6万辆。进入2025年,这一规模仍在快速扩张,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0.3万辆和183.5万辆,同比均增长52%,财产发展欣欣向荣。

[size=+0] [size=+0] 但相较百年汽车财产发展史,新能源汽车仍显年轻,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免碰到波折。市场规模的发作式增长,更将新能源汽车从贩卖、利用、售后,直到接纳全链条的题目袒露出来。
[size=+0] [size=+0] 面临诸多痛点,消耗者可否担当,财产、政策怎样引导,汽车企业又怎样攻克[size=+0]?
[size=+0] [size=+0] 新能源汽车贩卖要制止“背刺”
[size=+0] [size=+0] 国表里车企扎堆新能源市场已成为趋势,市场竞争加剧倒逼企业不停提拔技能气力、加快产物迭代。这本是功德,但在燃油车期间约定俗成的“8年换代,4年中期改款”节奏,却让新能源期间车主面临“车刚买完、就上新款”时难免内心有疙瘩。据车质网一份观察陈诉表现,从典范投诉题目来看,“代价变更”成为新的投诉核心,这也袒露出新能源车企在营销层面的思量不周。

[size=+0] [size=+0] 不久前,比亚迪高调发布高阶智能驾驶体系“天神之眼”,开启全民智驾期间。但就在“天神之眼”发布后,数百位春节前刚刚入手新车的比亚迪车主却不乐意了,他们以为比亚迪存在“知新卖旧”的环境,由此发起了维权。在一份《比亚迪汽车24、25款车型全体车主团结维权声明》中表现,比亚迪在宣传及贩卖过程中“知新卖旧”,遮盖产物迭代筹划、未明白区分产物代际,构成误导性贩卖;要求比亚迪正视题目,负担企业责任。
[size=+0] [size=+0] 老牌大厂尚且“踩坑”,急需驻足的新权势们更是难以制止。早在2018年7月,2020款小鹏G3上市,相较老款车型实现“增配贬价”,但部门车主乃至还没提到老款车,引发消耗者团体维权。2023年,蔚来换代ES6代价比ES7更自制,但部门设置却更高,ES7车主意见很大。2024年,极氪001麋集推出改款,不少老车主以为权益受损。2024年12月,深蓝官方直降5000元,老车主直呼遭“背刺”。
[size=+0] [size=+0] 针对这一征象,2023年,抱负、腾势、零跑、别克等品牌纷纷推出了车型保价政策。但仍有许多消耗者表现这都是“套路”,真要保价的时间是有许多条款限定的。停止现在,这一题目仍未得到有用办理,车企积极推动产物、技能迭代诚然没错,但也必要维护好老顾客的权益、树立精良的品牌形象。
[size=+0] [size=+0] 充电办法要多、更要好用
[size=+0] [size=+0] 在用车阶段,随着新能源汽车技能的快速提拔,消耗者的痛点也已从续航不敷、安全性缺少保障等单纯技能层面,转向充电办法配套不敷、上险难等更多维度。
[size=+0] [size=+0] 起首来看,随着新能源市场规模的扩大,补能办法的建立速率也在与日俱增,停止2024年底,我国充电办法总数到达1281.8万台,无论总量照旧车桩比例都遥遥领先环球。但纵使云云,依然存在高峰时段紧缺、单桩使用率不敷、充电桩帆布不公道、装备质量乱七八糟、消耗者充电套路多等题目。

网友留言

[size=+0] [size=+0] 不少切身履历驾驶纯电车辆春节出行的消耗者就诉苦“高速公路充电桩一位难求”“等了又等,充电桩照旧满员状态”“乃至在服务区看到因抢充电桩发生车辆剐蹭变乱”“除了充电费力,另有就是费时,每充一次电就要延长半个小时行程”。对此,一位新能源汽车车主向中国经济网记者支招,“我远程自驾要充电又碰到节沐日高峰时段时,都会提前规划好线路,下高速去充。”
[size=+0] [size=+0] 对此,本年天下两会期间,天下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大学良好传授徐玖平针对充电桩利用等题目提出了多项发起。他以为,要从生产源头强化产物质量羁系,要压实充电桩运营企业主体责任、应将充电桩纳入同一管理体系平台,应推动同一充电桩建立尺度工作,还要增强充电桩安装的事前统筹规划、检察等工作。

[size=+0] [size=+0] 同时,政策也在不停加力。日前,财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团结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县域充换电办法补短板试点申报有关工作的关照》,以此加速补齐农村地域公共充换电办法短板。北京市也发布了《新能源汽车高质量超等充电站发展举措筹划》,提出到2025年底,建成超等充电站1000座以上,超充桩2000个以上,城六区服务半径到达1公里,主流超充车型(800V电压平台)在超充桩均匀一次充电时间可降至15分钟左右。
[size=+0] [size=+0] 别的,换电模式的推进、移动充电车、充电呆板人服务、数字化应用等等技能创新的加持,也在不停提拔新能源汽车的充电体验。
[size=+0] [size=+0] 车企入局,破解新能源车上险难逆境
[size=+0] [size=+0] 谈及新能源汽车用车中的另一困难——保险,“车主喊贵、险企叫亏”的戏码频频上演。何以云云[size=+0]?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电池、大量传感器维修和调养本钱极高,提拔了理赔难度;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保有率尚远不及传统燃油车,保险机构还不能得到规模化效益,综上,只能不停提拔保费。
[size=+0] [size=+0] 网络上也有许多新能源汽车消耗者叫苦不迭。“8年的电车,保险公司已经不给续保了”“新能源车险第三年,无端涨价,新车第一年时4000多,第二年是3000多,第三年7000多”“一年比一年贵,真养不起了呀”。另有网友讥讽,“你(新能源车)一年7600块保险费,我的油车每年可以开12000公里加油的汽油钱。”

网友留言

[size=+0] [size=+0] 办理困难,依然是政策先行。日前,金融羁系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团结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增强羁系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引导意见》,提出要公道低落新能源汽车维修利用本钱、创新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提拔新能源车险谋划管理程度、增强新能源车险羁系、强化支持保障等要求,为进一步深化车险综合改革,提拔保障本领和服务程度,更好维护消耗者权益,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引导。

[size=+0] [size=+0]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车企也纷纷入场,一汽、比亚迪、蔚来、小鹏、特斯拉、抱负、长安、零跑、广汽、上汽、小米等企业都先后结构了车险业务。相较于传统保险机构,懂产物、懂技能,又有大数据上风的车企亲身入场,能为消耗者打造出更具专业性、针对性、顺应性、订价更公道的保险产物。同时,车企还能以此实现贩卖、利用、售后等一体化的服务体系打造,美满了业态,也为消耗者提供了更高效的体验。
[size=+0] [size=+0] 创新本领齐出,新能源二手车残值低有解
[size=+0] [size=+0] 步入车辆利用末期,消耗者仍需面对新能源二手车保值率低、流畅难等题目。
[size=+0] [size=+0] 详细来看,比年来愈演愈烈的汽车代价战波及到了二手车市场,中国汽车流畅协会会长肖政三表现,“2023年以来,二手车行业团体利润率不停下滑,利润菲薄成为新常态,赔钱卖车也成为广泛征象。”技能迭代速率更快、产物架构更会合于动力电池等焦点部件的新能源汽车,面对的二手车残值率低等题目更加突出。
[size=+0] [size=+0] 一方面,处在创新海潮中的新能源汽车更新换代速率显着加速,技能更先辈、代价更低的新款车型快速推出,不停挤压二手车价。另一方面,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代价中占比极大,更换本钱可占车价的30%—50%,且动力电池随着利用年份的增长,康健度会渐渐降落,同样影响新能源二手车的代价。
[size=+0] [size=+0] 据中国汽车流畅协会数据表现,2024年12月,插电混动、纯电动车型的三年保值率分别为45.5%和45.7%,均环比下滑,相较燃油车型三年52.0%的保值率程度有不小差距。
[size=+0] [size=+0] 反映二手新能源车残值低的网友不在少数。“23年买的时间要25万多,如今只值15万多了,1年时间没了10万”“如今直接6这,一年的车啊”“22个月贬值14万”。

网友留言

[size=+0] [size=+0] 对此,部门车企已经提供了办理方案。如上汽大众、福特纵横、上汽通用、特斯拉等企业都针对旗下部门品牌和车型推出了“保值回购”“限时保值”等政策,为车主售卖二手车时提供了肯定保障。蔚来则是创新地推出了车、电分离的BaaS租电方案,同样帮消耗者规避了焦点电池部件对二手车价的影响。

[size=+0] [size=+0] 在诸多创新情势的促动下,新能源二手车市场规模连续走高。2024年,天下新能源二手车共生意业务112.85万辆,同比增长47.9%。(中国经济网记者[size=+0] 郭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评论 0

热文

所属版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