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米!诸城发现亚洲最长暴龙股骨化石

来自版块 问答
230
0

图①:长达1.21米的暴龙股骨化石。


图②:宽度达28厘米的暴龙椎体化石。


图③:巨型诸城暴龙骨架复原模子。

克日,潍坊诸都会恐龙文化研究中央科研职员在对库存化石举行体系性整理时,发现一块极其完备的暴龙股骨化石,长达1.21米。经与来自美国、加拿大的古生物学者团结研判,确认该标本为亚洲现在已发现的最长的暴龙类股骨。
研究团队同时对该馆收藏的一具暴龙椎骨举行了高精度丈量与三维扫描,效果表现其椎体宽度达28厘米。对比发现,椎骨的巨细和形态特性与现在天下上已发现的最大霸王龙个体相应椎骨宽度靠近。联合超长股骨这一特性,科研职员推断诸城曾生在世体长凌驾12米的大型暴龙个体。
“固然新发现化石尚需进一步判定是否属于已定名的‘巨型诸城暴龙’,但其尺寸特性进一步验证了诸城暴龙为亚洲已知最大暴龙类的观点。”诸都会恐龙文化研究中央宣传筹谋科科长陈树清说,“这一发现也为‘霸王龙亚洲劈头说’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诸城素有“中国龙城”之称,频频革新恐龙研究的天下记录,新复原的“巨大中原龙”刚获认证为天下上最高大的鸭嘴龙类恐龙。多年来,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先后在此定名了“巨大诸城龙”“巨型诸城暴龙”“诸城中国角龙”等十多个恐龙新属种,丰富了古生物学研究内容。
为什么诸城会有云云丰富的恐龙化石?地质研究表明,在白垩纪晚期,这里曾是一片河湖交织的冲积平原,天气温湿、植被繁茂,尤其得当鸭嘴龙等植食性恐龙集群生存。陈树清先容,本地化石埋藏出现骨骼散乱、多层叠压的特性,符合鸭嘴龙群体在迁移途中遭遇大水或泥石流而刹时集群殒命的埋藏模式。
别的,诸城臧家庄地域发现的多类恐龙骨骼共存遗址,包罗暴龙、鸭嘴龙、角龙和甲龙,大概反映了捕食与被捕食者之间的猛烈辩论。值得一提的是,“诸城中国角龙”作为亚洲唯一、环球最大的角龙科成员之一,其发现彻底扭转了“亚洲无大型角龙”的传统认知。
这些贵重的化石不但是展现生命演化与地球情况变革的暗码,也是诸城文化旅游的亮丽手刺。诸都会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彦玲先容,本地正积极推进“恐龙文旅”深度融合,通过开辟景象式体验项目,让游客“穿越”回亿年前,感受恐龙期间的震撼。(王佳声 张鹏 张敏敏 孙鹏 陆金星)

               
                (责编:贾晓宇、邢曼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评论 0

热文

所属版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