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观察
王高、张锐/文
2025年6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人民日报》相继发文,反对新能源车企“内卷式竞争”。新能源车企不停“卷”代价,在打击燃油车代价降落的同时(仅2024年,燃油车新车均匀贬价1.3万元),也使得新能源车的代价连续走低,均价从2023年的18.4万元降至2025年的16.1万元。
“代价战”带来的直接效果是行业利润降落。2017年,中国汽车行业的团体利润率是7.8%,到2024年只有4.3%。新能源车企不停“卷”代价,归根结底是由于产物差别化不敷,产能过大。造成这一状态有车企自身的缘故原由,也是汽车行业发展阶段所导致的。
汽车将来的颠覆式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新能源汽车和新形态汽车。现在,新能源车已经相对成熟,而第二阶段必要的底子条件还不具备,新形态汽车远未到来。
新形态汽车的各种焦点功能还在结构和进化中,新能源汽车更多是在非焦点功能方面寻求差别化,如冰箱、彩电、大沙发的设置,跑车般的表面,功能丰富的座舱娱乐体系等。而且,汽车单价高、利用年限长、燃油车存量市场巨大,新能源车完全代替燃油车必要较长时间。加上汽车市场处于饱和期,更多贩卖来自置换和升级,为促进贩卖,贬价好像是新能源车企最轻易做出的选择。
但没有低本钱支持的低价是无法恒久的。汽车行业的更大厘革将在将来新形态汽车阶段出现,这要求车企投入研发和结构将来,以确保本身届时另有资格到场此中。车企比拼代价,短期导致利润降落乃至亏本赚吆喝,恒久则影响研发投入和将来竞争力。
本文通太过析汽车行业将来发展的两个阶段,以及从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所必要的条件,为车企结构将来指出方向。
跨界颠覆和自我颠覆
这里先引入两个概念:跨界颠覆和自我颠覆。颠覆是对已有巨大销量的现有行业(品类)的挑衅。在行业发展的成熟期,来自行业外或行业内的挑衅者,以差别的游戏规则为客户创造代价,从而改变行业(品类)的格局,导致霸主易位。
这里的关键在于“差别的游戏规则”。假如颠覆者以差别的产物形态满意雷同的消耗者需求,昨们称之为跨界颠覆。跨界颠覆多源自技能进步,颠覆者一样平常来自行业外企业。其可否乐成取决于企业是否更好地或以更低的本钱满意消耗者的已有需求。
假如颠覆者将原有产物引导到新的顾客代价,或为新的顾客代价砍掉原有产物,昨们称之为自我颠覆。自我颠覆是原行业的延伸或转型,颠覆者一样平常来自行业内企业,是行业范畴的挑衅。颠覆后,对原行业没有致命影响,但颠覆者则得到更大发展空间。
当前,新能源汽车替换传统燃油车是颠覆的第一个阶段,表现在能源替换层面,改变的重要是汽车驱动力,新能源车本质上照旧汽车。这波颠覆是跨界颠覆,重要是行业外从业者进入汽车行业,改变行业格局。这一阶段的颠覆乐成与否,重要看新能源车是否更好地满意消耗者的出行需求,或以更低的代价满意这一需求。
在颠覆的第二阶段,新能源车的体现情势将更加多样化。汽车突破自身作为交通工具的限定,把触角延伸到其他行业;或在主动驾驶技能和汽车操纵体系与软件的加持下,催生更多智能化的应用场景;或改变自身的物理形态,化身成各种新型的运动空间;或出现超出现有想象的新形态。
昨们将这个阶段的汽车统称为新形态汽车。这波颠覆是汽车行业的自我颠覆,不但会拓展汽车行业的界限,对整个财产链和其他相干行业带来巨大影响,也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存方式。
颠覆式发展阶段一: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指接纳非通例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泉源(或利用通例的车用燃料、接纳新型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辈技能,形成的技能原理先辈、具有新技能、新布局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重要包罗四大范例:混淆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包罗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非通例的车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之外的燃料。
混淆动力电动汽车重要包罗油混车和插混车。油混、插混和增程式电动车都是在电池续航不敷的环境下,接纳一些步伐增长汽车的行驶里程。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是真正的用电池给电机供电,用电机驱动车辆行驶的布局完全差别的新能源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由于代价高、人们对利用安全性等方面的顾虑,现在市场份额很小。以是背面的讨论,昨们重要聚焦在纯电动汽车。
与燃油车一样,新能源汽车还是交通工具,带来的重要是一场技能革命。相比燃油车,新能源车具有以下几方面上风。
动力更强劲,驾驶感更精彩。百公里加快时间是选择燃油车的一个紧张指标,也是豪华燃油车的重要溢价泉源之一。30万以内、百公里加快3—4秒的新能源车型很常见,这个加快度可以媲美燃油车期间跑车的加快度。
能量转化服从高,利用本钱低。燃油车只能将汽油(或柴油)20%—45%的能量转化为驱动力。而电动汽车的能量转化服从高达80%以上,同时新能源车制动时可以接纳能量,进一步提拔能源使用服从。电动汽车行驶每公里的燃料本钱是燃油车的1/10—1/5。
情况污染小。新能源车的能量泉源是电能,可以来自风能、太阳能等干净能源。在这种环境下,新能源车险些没有尾气排放。纵然电能来自原油和煤等化石能源,由于新能源车更高的能量转化服从,纯电动车行驶同样公里带来的气体排放量不到燃油车的三分之一。
布局简朴,维护本钱低。燃油车的焦点布局重要包罗动力体系、燃油体系和传动体系。一辆燃油车有3万个零部件。纯电动车焦点布局重要包罗电池、电机和电控三部门,比燃油车的三大体系简朴得多,只必要1万个零部件,这也带来更低的利用和维护本钱。由于没有发动机、排气管和传动轴等机器装置,新能源行驶起来也更加安静。
智能操纵的相应更好。纯电动汽车可以实现高级别智能驾驶和复杂智能化。局部智能化(包罗低级别辅助驾驶、车联网、以车内娱乐为代表的座舱智能)在燃油车上也可以实现。但作为成熟产物,燃油车必要改造才气实现智能化,高级别主动驾驶和复杂智能化的实现本钱很高。不但云云,燃油车发动机是纯机器布局,人工智能很难控制其工作状态,在可靠性、精准性、相应度等方面都要打扣头。新能源车在计划之初就可以思量参加智能化,其布局简朴,车载体系的数据指令可以直接传输到三电体系,实现实时相应,精准控制。别的,燃油车的电池容量小,支持不起耗电量大的复杂智能化。
第一阶段的发展历程
燃油车销量在2017年到达最高点后一起下滑,且降落速率在加速。新能源车销量从2021年开始增长速率加速,年均增长率凌驾35%;同时动员汽车贩卖总量增长,并在2023年凌驾2017年的高点,到达3009.4万辆。
另一方面,装载各种级别辅助驾驶和智能应用的准新形态汽车已经不停投入市场。第一波颠覆和第二波颠覆表现出叠加的状态。
从行业渗出率看,新能源车对燃油车的替换希望顺遂,市场份额自2021年起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到达44.3%。固然电池以及新能源车自身的进步是重要缘故原由,但国补政策和汽车牌照政策也起到了加快器的作用。
一个新技能产物,获取早期购买者的青睐相对轻易,但要获取主流用户的喜好,进入主流市场,却要担当完全不一样的评判尺度磨练。
根据用户创新接纳周期理论,新产物的早期购买者重要由技能狂热者和高瞻远瞩者构成,他们或出于对新技能的好奇,或由于看重新产物带来的新代价而拥抱新产物。但主流用户是由实用主义者构成,他们更看重配套办法的美满水平以及利用和服务的便利水平,盼望购买的是颠末验证的成熟产物,不肯意购买还必要进一步调试的创新产物。相比早期购买者,实用主义者更看重性价比,即长处与代价的比值。
新能源车的市场渗出率凌驾40%,意味着主流用户已经开始购买新能源车。新能源车现在还存在一些会影响消耗者选择的劣势,重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电池续航里程已经可以和燃油车续航里程媲美。但充电时间仍旧偏长,换电站结构处于起步阶段,充换电不如燃油车方便快捷。尤其在用户必要远程用车时会带来里程焦急。别的,新能源车的现实里程受气候环境影响。气候严寒时,电池亏电,现实里程达不到标注里程。
电池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是拦阻人们转向新能源车的一个缘故原由。电脑软件制动带来的不踏实感,使得一些用户对新能源车心存疑虑。
现在,高级别主动驾驶和复杂智能化功能还未能到达贸易化应用的水平,电动车上实现的主动驾驶级别和智能应用,与燃油车没有本质区别。用户自动更换电动车的动力不敷。
汽车市场处于饱和期,更多的汽车贩卖来自置换或升级。而汽车单价高、利用年限比力长,燃油车存量很大。停止2024年底,中国燃油车保有量达2.7亿辆,占乘用车总量的76%。这会进一步延缓用户转向新能源车的过程。燃油车将在相称长的时间内与新能源车并存。“代价战”会促进新能源车的快速渗出,加速替换历程。但“代价战”也会影响企业利润,进而影响企业对将来的投入和将来发展。车企必要在短期生存和结构将来间找到均衡点。
颠覆式发展阶段二:新形态汽车
当新能源车发展到肯定阶段,特殊是算力富足(这还要求电池充足用)和主动驾驶实现后,汽车的本质将会发生改变,焦点代价将不再范围于交通工具,汽车会以各种新形态出现,把触角延伸到其他行业。昨们将这个阶段的汽车称为新形态汽车。
新形态汽车会具备感知、通讯和盘算本领,而且可以主动行驶。届时,汽车将是可以感知、联网和通讯、可以或许自主移动的智能终端。由于配备了大容量电池,新形态汽车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储能终端;车内有了充足的电能,新形态汽车可以开辟出更多功用;有了感应和盘算本领,可以网络和分析汽车的行驶数据和车内运动数据;可以通讯,可以或许对汽车发出指令和调用,新形态汽车还可以和其他终端对话;有了主动驾驶,把司机解放出来,大大方便了调用水平。
新形态汽车会带来新的智能应用场景。作为可以或许储存大量电能的智能终端,将来汽车可以看作分布式能源储存端。同时由于汽车可以或许联网和通讯,可以用来调配电力利用均衡。在用电低谷期给汽车充电,用电高峰期汽车反哺电网供电。3亿辆65kW.h(千瓦小时)新能源车储存的电量靠近中国住民一天的用电量。
完全主动驾驶实现后,起首会改变人们的出行。人们不再必要本身开车,汽车的利用率会得到极大进步,出行安全也会大幅改善。根据公安部的数据,90%以上的交通变乱都是人为缘故原由造成的。人会有疲劳的时间,而汽车不会;别的,主动驾驶体系的相应时间在毫秒级,远低于人类反应时间;加上智能驾驶体系可以或许预判潜伏伤害并接纳步伐。这些都有助于低落交通变乱发生率。
在车联网和通讯本领的加持下,汽车的利用方式和场景也将发生变革。将来,汽车可以与其他智能终端实现互联互通,好比与整个都会的底子办法毗连和对话,如红绿灯、停车场、充电桩、其他车辆等。这会带来很大便利,好比主动跟停车场预约车位,到达目标地后直接停入空位。优化与红绿灯时差,进步通行服从。提前预约空置充电桩,淘汰等候时间。
与汽车相干的办法的利用环境都会得到优化和进步。云端信息可以或许与行驶中的汽车举行及时交互,交通部分可以监测交通状态。由于可以对车辆发号施令,汽车收到指令后会本身调解和优化行驶门路,这些都有助于改善交通状态。
人们利用汽车的方式也会更加机动,出门、逛街、登山等外出运动时,可以呼唤汽车,不再必要去往停车处取车。
新形态汽车大概化身成新型运动空间。完全主动驾驶实现后,汽车座舱的内部布局也将发生变革。特斯拉最新发布的完全主动驾驶概念车乃至没有方向盘,没有踏板和刹车。汽车的内部空间可以按需结构。人在旅途中可以做哪些事变会被纳入思量范围,并以此计划和结构汽车内部布局。
电力的加持将极大丰富汽车行驶中人们的运动范例:可以工作、娱乐或苏息。车内空间将会变为移动的智能生存空间:集会室、课堂、棋牌室、影戏院、游戏厅等。
也大概出现想象之外的新形态。新形态汽车的详细形态也有大概在昨们的想象之外。iPhone出现之前,3G通讯网络已做生意用,手机已经装有智能应用。但由于手机的交互界面是“物理按键+小屏幕”,软件调用很不方便,限定了智能功能的利用频率和时长。直到iPhone出现,完全舍弃物理按键,接纳“玻璃大屏+多点触控技能”,简化了软件的调用路径。用户利用软件的动力大增。
更紧张的是,iPhone开创了全新的手机生态,“独立的手机操纵体系+AppStore+第三方软件开辟商”使得手机软件包罗万象。软硬件彻底解耦,用户通过下载软件就可以升级和变更手机功能。用户开始对智能手机趋附者众,推动手机行业敏捷进入智能期间。
新技能不但会优化已有功能和应用,更紧张的是与财产融合会拓展出新功能,引发新应用和新的利用场景。互联网和手机的融合产生了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生态,使人们的交换、工作和购物等可以随时随地举行。互联网、智能化与汽车的融合会带来什么?新形态汽车的物理形态以及开创的财产生态也很有大概远在昨们的想象之外。
新形态汽车还会催生与汽车相干的新业态。技能变革会给行业带来新进入者,但更大的影响是引起财产形态的变革。完全主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将会改变人们的出行和生存方式。数据表现,2018年美国汽车利用率只有5%。主动驾驶的出现会大大进步汽车的使用率,个人购买并拥有私人车,从经济上看将变得不划算。共享出行将会是更经济可行的方式。人们大概不再必要购买私人车,而是通过共享体系得到用车服务;大概购买一辆私人车,参加共享服务网络,在本身不必要的时间段提供出租服务。
由于汽车利用率的进步和保有量的低落,将来都会里将不再必要那么多停车场。这将会引起都会形态的变革。
由于汽车成为一个可移动的智能生存空间,办公、讲授和生存将不须要在固定所在举行,移动讲授和办公将成为大概。另有大概催生房车一族,有些人不再买房,而是选择够买一辆本钱更低的车作为生存空间,过着雷同游牧民族的移动生存。
新形态汽车会给财产链带来巨大影响。以往,燃油车的上游是以发动机、变速箱等为焦点的各种零部件供应商,而新形态汽车的上游是电机、电池以及主动驾驶、操纵体系等各种软件供应商,此中尤其是主动驾驶和操纵体系,被称为将来汽车的魂魄。这也会带来汽车售后和维修市场的巨大变革,电池和软件的查抄和维修本领将会是后车市场焦点本领的一部门。
欢迎第二阶段颠覆带来的发展机会
新形态汽车创建在有额外的电力可以或许满意大量盘算、智能化应用和车内用电需求的底子上,尤其完全主动驾驶是新形态汽车得以出现的条件。车企结构将来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富足的电力和强盛盘算本领是底子。现在,电动汽车的电池已经能满意人们正常出行的续航里程必要。但电动汽车要想实现完全主动驾驶,附加更多智能化功能以及丰富的车内功能,将会对电力提出更高要求。电池容量必要比如今大许多,充电速率更快。
汽车的感知、通讯、主动驾驶以及和云端数据的交互,都会带来大量的数据必要及时处置惩罚和盘算,这对汽车的盘算本领和速率都提出很高要求。
主动驾驶实现是条件。只有在主动驾驶实现后,人们利用汽车的方式才会发生根天性改变,才会使得车内空间的结构和使用发生本质变革,新形态汽车的出现才成为大概。
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起首必要汽车的软件和硬件解耦,汽车软件“可迭代、可演进”,在体系和软件升级后,车的性能就得到了升级,彻底改变从前增长功能就必要增长硬件模块的模式;其次,必要各模块数据可及时交互,有用淘汰硬件数目;再次,必要汽车算力从分布走向会合,汽车从各个角度获取到的信息可以或许会合起来,同一综合判定,做出精确决议,而且实行模块可以或许协同操纵。
EE(电子电气)架构决定了汽车智能化功能发挥的上限,分布式架构的极限是L2级别的辅助驾驶。更高级别的智能化对汽车的EE架构提出了更高要求。汽车EE架构渐渐从分布式向域控制再向会合式演进,以顺应汽车智能化、数字化、网联化的发展趋势。
有业内人士猜测,EE架构朝着“中心盘算+地区控制”的架构演进的过程大概长达5—10年。以是有人说,如今仅仅是汽车智能化的出发点。新形态汽车的出现也会颠末一个比力恒久的过程。
操纵体系和应用软件是焦点竞争点。一个可移动的、可以或许联网和通讯的主动行驶汽车,将成为继电脑和手机之后的下一个超等规模信息和数据平台。这将会催生围绕新形态汽车的全新生态体系。用户和一系列内容服提供商也将到场进来一起为体系增值。
新形态汽车的生态体系会是一个开放体系。这必要有底层操纵体系来统合整个生态体系,同时,生态体系上会有大量应用软件供人们利用。谁将成为主导的操纵体系、谁会成为受接待的应用软件都会是整个生态体系的焦点竞争点。
这是沿着电脑行业和手机行业的已有履历对新形态汽车将来所做的推测,不清除新形态汽车会发展出不一样的模式。
汽车被以为是继手机之后下一个规模巨大的可移动的智能终端。这只是从智能化角度来看将来的汽车,新形态汽车在其每一个可新形态化的角度——空间使用、利用场景、财产形态、财产链上卑鄙等,都有巨大的发展机会和创新空间。
可否捉住发展机会,车企必要选好角度、投入研发和提前结构,还必要冲破通例、不拘泥于已有履历,充实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王高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传授、副教务长,张锐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助理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