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盛宴飨游客,三台好戏迎宾朋!嘉陵江夜游实景演出在阆中上演 ...

来自版块 问答
596
1
景象剧《东方丝源》。
古城风光美,佳客远方来。11月9日晚,为欢迎2022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第八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在阆中华光楼船埠、南津关古镇和阆中落下闳大剧院分别上演了嘉陵江上夜游实景演出《客来阆中》、大型移动实景节目《蜀道盛世》和大型杂技舞台景象剧《东方丝源》三台文旅视听盛宴,向与会高朋和广大游客展示了南充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
《客来阆中》
沉醉式的江上游体验
嘉陵江上夜游实景演出《客来阆中》。
11月9日晚,阆中嘉陵江两岸灯火璀璨,流光溢彩。游船行至嘉陵江上,南津关古镇一侧的灯光忽然亮起,在一座巨大的浑天仪前,春节老人“落下闳”以手指天,点亮了夜空中的“北斗七星”。
随后,数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在茫茫夜空中编组出“16757”的数字,向人们报告着建立《太初历》的故事。西汉时期阆中人落下闳创制《太初历》,确定正月为岁首,由此恒定春节。2004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将其发现的国际永世编号为16757的小行星定名为“落下闳星”。
游船迟钝向前,行至一亭阁处。乐声大作,阆苑仙子们衣袂飘飘,踏歌而来,她们时而击节而舞,时而引颈高歌,与烟波深处的乐工们一起横笛吹箫,形成一幅行走中的《阆苑女仙图》。不远处的江岸上,一群白衣书生跣足而来,在江边船楼、石阶上摇头苦读圣贤书。此时,画外音正向高朋们先容起阆中古城独有的科举文化和兄弟状元的故事。
水推船移岸不移,江上演艺乐声起。当你还沉醉在琅琅书声之中时,雷鸣般的战鼓声从远处传来,原来是“张飞”巡游的战船正乘风破浪而来。战船上的兵士们跺脚顿矛,发出威武雄浑的吼声,让人肃然而立,顿生敬畏。
妙曼的莲花仙子们逐水而舞、巴山儿女劳动的场景跃然而生、文人骚客绣口吐出千古诗文……随着游船返回华光楼船埠,一声唢呐脆响,高兴高兴的《阆苑仙葩》曲子劈面而来,一时间雅乐齐奏,霓虹闪耀,江心升起的“我在阆中等你”展示出古城人的热情豪放。
《客来阆中》筹谋、导演唐国良先容,《客来阆中》是南充初次出现的大型江上游演出,通过声光电技能与艺术的融合,盼望给游客出现一场高品格的夜游文艺演出。
《蜀道盛世》
“活”起来的汗青画卷
《蜀道盛世》实景演出中的舞蹈演出。
嘉陵江水倒影两岸灯火,一场演艺穿越千年汗青。11月9日晚,陪同着雷鸣般的号鼓声,《蜀道盛世》大美画卷徐徐放开,崇山峻岭之中,人们警惕翼翼行走在古蜀道上。鼓声雄浑、音乐铿锵,随着一句“爷爷,我怕……”,蜀道的秀丽惊险之景跃然面前。
嘉陵江畔,少女们采桑养蚕,载歌载舞的清闲之景;南津关商贾云集、物华丰茂的繁盛之景;古镇街道吆喝不停,烟火飘香的热闹之景……演出中,各种传统武艺、民风演艺纷纷表态,逐一出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产生“画”中一小时,蜀道已千年的汗青穿越之感。
《蜀道盛世》有“蜀味街市商人”“蜀道咏叹”“川剧变脸”“戏影千年”等13个节目,以蜀道为主线,融入川北民风演出,构成了蜀道盛世的生动画卷。阆中位居川北,汗青上幅员广阔,居蜀汉之半、东道要冲,为蜀道交通的紧张构成部门。南津关是古蜀道的紧张节点,是商贾云集、物贸繁盛的水陆要塞,在蜀道节点上演绎蜀道故事,别有一番韵味。
《蜀道盛世》演艺部负责人潘煜杰先容,在曲曲折折的南津关古镇街道中,以一步一景、亦歌亦舞的演出情势融入了阆中本土民风文化、饮食文化、蜀道文化等,不但实现了阆中文化的会合展示,更显现了阆中古城的宿世此生以及文化的厚重多元。
“我对这场演出等待已久,今晚终于如愿。”来阆中到场2022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的四川消息网记者郭建坤说,《蜀道盛世》能让观众感受到古人构筑蜀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坚强拼搏精力,感受到阆中的多元文化。
《东方丝源》
显现南充当地丝绸发展汗青
大型杂技舞台景象剧《东方丝源》。
11月9日晚,落下闳大剧院内灯光璀璨,高朋满座。观众们早早地戴好口罩进入剧院等候着大型杂技舞台景象剧《东方丝源》的演出。大幕开启,随着灯光聚集,屏幕中用动画情势报告了嫘祖养蚕制丝的故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到了明末清初,在南充民间手工作坊内,人们传承着栽桑、养蚕、织丝等传统丝绸生产方式。通过“杂技+舞蹈”的演绎,出现每年二月初十南充养蚕人举行“先蚕节”祭奠蚕神亲桑躬耕的场景,称赞劳动人民的辛劳聪明,歌颂蚕的无私奉献精力。
从太古到近代再到当代,将紧张的丝绸汗青发展过程通过奇妙的艺术串联举行完善演绎。在声电光、舞蹈、杂技的融合中,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在花式抛缸、高空绸吊、三棒杂耍、女子滚环、空竹、变戏法等杂武艺术中,还融入了川北大木偶、川北王皮影、川北灯戏、把戏、川剧等丰富的元素,出色的演出让观众目不暇接,鼓掌歌颂。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观众不由得拿脱手机记载出色时候。
“太震撼了,不但剧情内容完备流通,而且杂技演出惊喜连连,尤其是末了显现南充自动融入‘一带一起’建立,让千年绸都抖擞新的生命力,升华了主题,展示了南充秘闻深厚的丝绸文化和工业情怀。”演出竣事后,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观众们纷纷为演员们点赞欢呼。
据南充市杂技团团长赵智敏先容,《东方丝源》由南充市杂技团与国内闻名杂技剧导演李西宁及其团队携手打造,本剧创作构思新奇独特,以桑蚕文化为切入点,使用景象演绎、杂技、把戏、舞蹈等体现情势,显现了南充当地丝绸发展汗青。
《客来阆中》
该剧以“春节老人”落下闳观星为引,全面展示了阆中的春节文化、三国文化、科举文化、民风文化,偏重表现出阆中汗青古城、文化名城、书香之城的特性,演出以“来”字为创意,分为云来、文来、山来、雨来、风来、诗来6个篇章,终极以客来收尾,表达了阆中人喜迎八方客的好客之情。
《蜀道盛世》
该剧是在南津关古镇上演的室外大型移动实景演出,以阆中古城为配景,以南津关古镇、嘉陵江为舞台,融入了阆中本土民风文化、饮食文化、蜀道文化,营造出以一步一景、亦歌亦舞、亦梦亦幻、大气唯美的场景,会合展示了川北民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东方丝源》
该剧包罗《丝源》《丝年》《丝魂》《丝恋》《丝都》《丝路》6个部门,以桑蚕文化为切入点,以时间脉络为主线,报告了从嫘祖养蚕时期的优美愿景,到新期间南充人再创丝绸财产光辉的奋进进程,全面展示了南充丝绸文化、丝绸财产变迁以及南充人积极拼搏、坚强奋斗的新期间精力。
筹谋:蒋晓平 赵伟苏
监制:颜庆
考核:张川
责编:刘舒艺
记者:杨晓江 罗虹/文
余中华 梁洪源 乐校臣/图
编辑:冯高雅
南充日报社 出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评论 1

阆中市
5 天前

热文

所属版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1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