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贵阳交通站:超过战火的“生命补给线”

来自版块 问答
626
0
当汗青的指针拨回80多年前,贵阳这座被喀斯专程貌环绕的西南山城,在硝烟中寂静成为一条秘密的“赤色动脉”。在这里,周恩来、叶剑英运筹帷幄,胡志明视为“第二个家”,一群无名好汉用生命搭建起一条超过战火的“生命补给线”。这里,就是八路军贵阳交通站!


1937年的七七变乱后,抗日战役全面发作,国共两党第二次互助。1938年10月武汉失陷,国民当局西迁重庆,作为战时都城重庆的南大门,贵阳成为西南交通枢纽与国际援华物资入本地的必经之地。以重庆为中央点、贵阳为毗连点的川黔、滇黔、黔桂和湘黔四条公路共同构成了国统区的动脉,因而贵阳也成为毗连西南、华南、华东和延安的“赤色枢纽”。
鉴于其紧张位置,1938年12月上旬,中共中心南边局书记周恩来、常委叶剑英从湖南去重庆,途经广西桂林,在八路军桂林服务处研究决定在贵阳设立一个公开的服务机构,以防止日寇封锁和堵截西南的交通,保持大后方与延安之间的接洽。同年底,贵州桐梓人、原八路军武汉服务处副官长袁超俊临危奉命,在多方帮忙下筹设交通站。1939年1月3日,“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团体军贵阳交通站”在达德学校正式挂牌建立,袁超俊被任命为站长。


早先,交通站借达德学校课堂办公,后为不影响讲授,在共产党员帮忙下,选定有水井的民房作为新址。
其时贵阳虽阔别战场,却遭日寇多次轰炸。1939年2月4日上午,18架日机从广西方向飞来,在这座不设防的都会上空投下了120枚炸弹,顿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大十字、中华路、中山路等地区烧毁殆尽,死伤1200多人,成为贵阳汗青上最惨重的一次灾难。
此时,袁超俊等人意识到,当务之急是在贵阳城外寻觅一处安全之地,用以妥善存放各类抗战物资。根据袁超俊在《勤俭节省建立交通站》一文中的回想,他通过父亲得知,永年药号的职员宋鹤轩在威清门外新建成了一幢三开间的木布局房屋。这房屋中,宋鹤轩家自用两间,别的部门可租给交通站利用。经实地检察,该处不但紧邻公路,而且空间开阔,房屋与公路之间有一大片空隙,稍加平整便可作为车场利用。于是,交通站立即决定租下这所房屋,并将其改建为城外欢迎站。
现在,现在“宋家小院”已无踪迹,唯有交通站旧址悄悄伫立,冷静诉说着那段峥嵘光阴。


交通站共有管帐、出纳、收发、保镳员、司机等20余人,接纳“公开 + 机密”计谋,精彩完成中转物资、欢迎转送职员、宣传主张、引导机密工作等使命。
在转运物资上,它是“生命补给线”。1939年夏日,向重庆、延安转运150车救济物资;同年冬天,吸收“英国援华团”10吨物资并运往延安,还转运多地退却物资及档案资料。
在职员欢迎上,它接送“活动的革命队伍”。欢迎转送叶剑英、徐特立等浩繁革命同道,叶挺等革命将领也曾在此短暂停顿。越南共产党向导人胡志明化名胡光,常来回于此,视其为“第二个家”。


在机密工作上,它保卫“秘密的革命火种”。中共中心南边局把在贵阳运动的部门党构造及党员的构造关系交袁超俊直接向导,交通站掩护地下工作,通报革命刊物,营救被捕职员。同时,它还保护革命眷属,包罗周恩来的父亲周懋臣、邓颖超的母亲杨振德、李克农的父母、博古的女儿秦新华等,袁超俊在地下党同道的共同下,把转移到贵阳的眷属于1940年秋连续转送到重庆。
“皖南变乱”后,1941年1月23日晚,交通站被查封,7名工作职员被捕,后经周恩来和叶剑英谈判获释。至此,这座“赤色枢纽”完成任务,刻下不可消逝的印记。
1982年,八路军贵阳交通站旧址被列为省级文物掩护单元。比年来,贵阳市对旧址举行修缮,增设陈列展览。2024年10月1日,修缮后的八路军贵阳交通站旧址重新开放,成为贵阳赤色文化新地标。
筹谋:邓希容
图片拍照:刘健
海报计划:陈威
部门图片和字体由AI天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评论 0

热文

所属版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