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技能把持+高价维修,新能源车售后市场“水很深”? ...

来自版块 问答
91
0
维修新能源汽车成了2025年的“高危职业”,这是现在在汽车维修圈广为传播的、一个戏谑的段子。
3月,一则“修车工因维修国产新能源车被索赔700万”的消息登上热搜。北京汽修博主“龙哥修特斯拉(满格电新能源)”已经被国内3家新能源车企告上法庭,缘故原由是他给这几个品牌的车主维修车辆,并将维修过程拍成视频发布到短视频平台。对此,他无奈讥讽:“我拍这些修车视频,本想帮车主省钱避坑,效果他们3家把我本地主斗。”
有网友以为该博主是被车企针对了,因其发布修车视频解说新能源车型的故障,为消耗者避坑,提供更自制的修车方案,触动了车企的长处。也有网友以为博主确实有错在先,解说修车视频没题目,但不能由于个别车型的故障,就通盘否定一家车企。
与龙哥的遭遇相似,上海的两位修车师傅大刘和小刘由于“解锁”了两块被锁定的新能源车电池包,被告上法庭。本年年初,大刘和小刘被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判处“粉碎盘算机信息体系罪”,大刘被判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小刘被判拘役6个月,缓刑6个月;两人违法所得及犯罪工具予以充公。
近段时间,“2025年最惨汽修工”的话题,频频引发网友的热媾和关注,背后折射出的是新能源汽车售后市场存在的“维修权”不明、维修难、维修贵等多重逆境。
新能源修车难、修车贵

比年来,新能源汽车贩卖红火,市场份额快速增长。然而,修车难、修车贵,却成为新能源车主的烦恼。
家住重庆江北的新能源车车主唐一帆告诉记者,重庆主城仅有一家其所购品牌的厂家维保中央,每次去调养险些都要列队,“有一次,车子足足花了半个多月才修睦”。
在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售后服务体系之外,遍布大街小巷的传统汽修门店一样平常无法维修新能源汽车。
根据《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管理规范》,新能源汽车维修业户需同时具备谋划资质和维修技能职员资质。一名新能源汽车维修师,至少必要具备汽车维修工证、电工证两本证书。南岸区一家汽修店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门店有8名技师,仅1名技师持有电工证,且门店未得到任何一家新能源汽车品牌的维修授权,只能从事更换轮胎、表面改装、油漆处置惩罚或钣金维修等底子业务。
另一家汽修店负责人柳清平先容,现在门店维修的车辆中,仅8%至10%的车辆是新能源汽车。“昨们也想扩大新能源汽修业务,但车主不会让昨们修‘三电’(电池、电机和电控)焦点部件,昨们也不具备相干本领。”柳清平说。
除了维修难,维修贵也是现在新能源车主的一大痛点。
业内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车修车贵,一方面与市场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仍较小、市场流畅配件较少有关;另一方面,市场上颠末授权有维修本领的新能源汽车维修门店较少,竞争不敷。
比年来,新能源汽车维修投诉题目频发,包罗故障未办理、售后态度恶劣、维修耽搁、配件供应不敷等。
前不久,中国消耗者协会发布的《汽车投诉环境专题陈诉》表现,在新能源汽车售后和配套服务方面,消耗者会合投诉的题目重要包罗维修调养等售后服务体验不佳,此中包罗多次维修仍不能正常利用;汽车维修过分调养或敲诈;4S店转让致消耗者权益受损;车企倒闭退市后,消耗者车辆售后无保障。
技能把持下的维修怪圈

来自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统计数据表现,停止2024年底,天下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本年以来,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量到达了504.9万辆,同比客岁增长了35%,市场渗出率已经一连3个月凌驾50%。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然而其维修体系,尤其是电池体系的维修却仍处于发展初期。
“新能源汽车搭载了大量雷达、激光雷达等高科技装备,假如出现较大变乱,维修费用天然居高不下。”位于两江新区汽博附近的一家汽修店负责人说,与传统汽修差别,新能源汽车的焦点技能——“三电”体系,整车厂并未对外开放。“质保期内的车主不敢来,昨们也不敢修。”该负责人称,现在他们承接的新能源汽车维修订单,绝大部门来自网约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电池进入“脱保期”的车。
为保障电池体系可靠性、维护品牌形象,新能源车企常通过加密技能、数据权限限定及质保条款,将 “三电”体系的维修权牢牢掌控在授权渠道。新能源车企业明白要求,维修必须通过官方认证渠道,否则大概影响质保,这使得第三方维修厂的生存空间被大幅压缩。
在电池维修范畴,电池拆包管控尤为严酷。电池包及相干软件技能被整车企业把持,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市场开放水平极低,配件供给渠道严峻受阻。社会维修店难以获取原厂配件和技能支持,不但导致维修本钱居高不下,也极大增长了维修难度与风险。一旦未经授权的维修职员私自拆包维修电池并公开相干信息,就极有大概被车企告状。
重庆状师李林新表现,新能源车企多以“安全”和“技能合规”为由,通常将许多维修限定的条款隐蔽在《保修手册》或电子协议中,这显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把持法》克制滥用市场支配职位限定竞争的法律规定相悖。
由于这些因素的叠加,新能源汽车维修市场好像陷入了一个怪圈:车主由于修车难、修车贵而头疼;4S店修车列队,代价又高;大量的汽车维修店不敢修,也修不了。
新能源车“售后把持”何时休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整车企业高度控制售后市场,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至现阶段的一定。在行业“内卷”的配景下,新能源车比燃油车的红利本领差;当售车利润变少,就从售后入手,只管把客单价和维修调养代价都提上去。
与燃油车车主可以自由选择维修所在差别,新能源汽车车主选择去何地维修调养的选项非常有限。不少新能源维修技师表现,新能源车的软件常常OTA(空中下载技能,车企可长途对车机举行升级),且由于域控会合化,当小零件被换成第三方的副厂件后,修完就报错、出故障的概率大增。即便其时修完没事,大概更新一版软件后又出故障。再者,颠末第三方维修店维修后,车辆防黑客等隐性产物力也减弱了,这些因素都倒逼车主去4S店维修。
重庆法治报记者通过查阅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官网相识到,上海嘉定区人民法院对大刘和小刘讯断的罪名是“粉碎盘算机信息体系罪”。他们并非由于维修车而开罪,而是由于解锁动力电池包。从技能角度看,新能源车只要出现变乱大概严峻亏电,电池管理体系BMS就会锁止电池包不对外放电,大刘、小刘就是通过诊断仪,将正常电池包的数据复制到车主车辆的电池包上,完成“解锁”。如许一来,就导致新能源汽车电池运行的收罗数据失真。
“上海两兄弟修车被判刑的变乱发生在2025年过年的时间,以是其时没有引起业内应有的器重。”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说,现实上这个事变很有代表性,老手人没有深入思索背后的逻辑,生手人就看了个热闹。对车企而言,必须掩护车辆数据,但现行的羁系制度与用户的长处发生了辩论。
早在2015年,交通运输部、情况掩护部、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现国家市场监视管理总局)等八部委团结发布《汽车维修技能信息公开实行管理办法》,要求汽车生产者向维修谋划者、消耗者及相干谋划者公开所贩卖汽车的维修技能信息,以此冲破汽车维修范畴的把持。
但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本日,《汽车维修技能信息公开实行管理办法》并未被很好地实行。“羁系层面应该对维修信息公开管理办法举行修订,老的管理办法实验10年了,新能源车的信息公开照旧很少,有关部分应当对信息公开的收费尺度予以引导,对那些不公开的车企举行相应的制约和处罚。只有如许,才气既低落车主养车本钱,同时动员汽车后市场的充实就业。”上述受访业内人士表现。
记者 胡琦

批评>>>
共破新能源汽车维修“坚冰”

□ 经 平
新能源车售后维修范畴出现的争议让行业软肋袒露无遗。新能源车车主的疑问是:本身费钱买的车,却连选择去那里修车的权利都没有。
对车企把持新能源售后服务是否属于市场把持举动众口纷纭,在恭敬用户选择权和确保安全之间怎样找到最大公约数也要考量,但可以肯定,实际不但与用户期许相悖,也不符合国家有关部分“公道低落新能源汽车维修利用本钱”的要求。有保险公司乃至吐槽,在车企对原厂件的把持下,有些新能源车的“零整比”乃至凌驾疾驰车。
停止2024年底,天下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8.9%。2019年至2024年,新能源汽车每年的新注册登记量从120万辆激增至1125万辆。显然,新能源汽车已经度过初期发展阶段。作为整条财产链的紧张构成部门,新能源汽车必须尽快补上“充足美满和多样化的售后服务体系”这个短板。
早在2016年,交通运输部等十部委就团结印发了《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 提拔服务质量的引导意见》,要求创建实行汽车维修技能信息公开制度,促进汽车维修市场公平竞争,并明白指出,任何谋划者不得滥用市场支配职位(通过设置技能性壁垒)清除、限定竞争,封锁大概把持汽车维修市场。
快10年已往,假如眼看着售后“拖后腿”,很大概影响新能源车下一步的发展。究竟利用本钱低是大多数人选择电动车的重要缘故原由。但是重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来看,用车“低本钱”好像难以实现。售后服务范畴有许多隐性本钱,包罗电池等焦点大件的高维修费、二手车高折旧率、保费不停增长等。
新能源车企经常说“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须知安全、自制、便利正是车主的根本诉求。只有进步新能源汽车的可维修性、出台公开的维修尺度、放开授权范围,并开辟二手车残值管理,真正低落用车本钱和便利性,才气促进消耗,形成新能源汽车的代价闭环和良性循环。这也是汽车生态可连续发展的最底层逻辑。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评论 0

热文

所属版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