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50年代) - 特点: - 以单个主机为中心,终端(如键盘、显示器)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到主机,终端无独立处理能力,仅负责输入输出,数据处理集中在主机。 - 典型代表:美国的SAGE防空系统,首次实现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结合。 二、分组交换网络(20世纪60-70年代) - 特点: - 引入“分组交换”技术,将数据分割成小块(分组)传输,提高网络效率和可靠性。 - 去中心化设计,主机之间直接通信,无需依赖中心节点。 - 典型代表:ARPANET(阿帕网),现代互联网的雏形,奠定了TCP/IP协议的基础。 三、标准化网络(20世纪80-90年代) - 特点: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出OSI参考模型,统一网络架构和协议标准,解决不同网络间的兼容性问题。 - 局域网(LAN)技术兴起(如以太网),企业和机构内部网络普及。 - TCP/IP协议被广泛采用,为互联网发展奠定基础。 四、互联网普及与高速网络(20世纪90年代至今) - 特点: - 万维网(WWW)诞生,互联网从学术科研领域走向大众,应用场景多样化(如电子邮件、网页浏览、电子商务)。 - 宽带技术(如ADSL、光纤)普及,网络速度大幅提升,支持多媒体数据传输。 - 移动网络(3G、4G、5G)发展,实现随时随地联网,推动智能手机、物联网等技术崛起。 五、下一代网络(当前及未来) - 特点(趋势): - 5G/6G技术进一步提升网速和低延迟,支撑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实时应用。 - 物联网(IoT)、边缘计算、人工智能与网络深度融合,网络架构向智能化、去中心化发展。 -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网络安全和数据共享,增强隐私保护。 这几个阶段的演进,体现了计算机网络从简单通信到复杂智能、从单一功能到多元化应用的发展脉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