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财经观察丨便利店:探求生存坐标

来自版块: 资讯
914
0

  新华网北京6月16日电(记者郭良、任禹西)从清早的早餐咖啡,到午间便当,再到放工后的零食酒饮,便利店与上班族的消耗举动深度绑定。看似可观的客流量,让“开便利店实现财产自由”的想象在创业者群体中不停发 ...

  新华网北京6月16日电(记者郭良、任禹西)从清早的早餐咖啡,到午间便当,再到放工后的零食酒饮,便利店与上班族的消耗举动深度绑定。看似可观的客流量,让“开便利店实现财产自由”的想象在创业者群体中不停发酵。

  便利店虽小,但是规模和增速却不容小觑。中国连锁谋划协会与毕马威中国团结公布的一组数字表现,2023年天下便利店贩卖额达4248亿元,便利店门店规模达32万家。国家统计局数据表现,本年1—4月份,限额以上零售业单元中便利店、专业店、超市、百货店和品牌专卖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1%、6.4%、5.2%、1.7%和1.4%。

  从宏观层面来看,便利店行业无疑是零售行业增长的排头兵,但聚焦到微观的便利店,谋划者正实着实在地面临着营收压力。中国连锁谋划协会公布的数据表现,2021年便利店单店单日贩卖额为5117元,2024年已降至4634元。

  追根究底,当行业陷入同质化困局,立即时零售、零食扣头店等新业态加快分流便利店的客群,当消耗者对商品品格与服务体验提出更高要求,便利店行业正面对拷问:作为舶来业态,如安在本土市场构建不可替换的竞争力?对标国际成熟模式,本土化创新的突破口毕竟在那里?

  同质化、跨界竞争挑衅

  “我不太注意便利店的品牌,由于除了自营商品外各家便利店的东西都差不多。”合肥的消耗者刘老师说。北京消耗者薛密斯也有同样的见解:“便利店商品很雷同,好比酸奶、果汁、关东煮、饭团等,只要好吃就行。”

  6月13日,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南礼士路的三家便利店的货架上陈列着三明治、饭团、牛奶等货品。新华网任禹西 摄

  许多消耗者都有雷同的感受,走进差别品牌的便利店,看到的是相似的商品陈列,这折射出行业恒久存在的同质化困局。当品类、产物、渠道、服务等趋于类似,行业就会陷入代价战,企业利润降落是一定的。

  别的,即时零售、零食店等零售业态正加快分流便利店的焦点客群。依托美团、饿了么等当地生存服务平台,即时零售构建起“线上下单+30分钟达”的“超便利”购物体系,消耗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鲜食、零食、日用百货的即时配送服务,这对便利店赖以生存的“应急消耗”场景形成直接打击。

  “我家楼下有便利店,但周末大概晚上我不想出门的时间,就会通过外卖平台来购物。”在广州的消耗者曾密斯表现。这种购物方式已成为不少上班族的生存写照。

  罗森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华东的观察直击痛点:“便利店的‘便利’本质正在被重新界说——当线上购物办理‘买到’题目,线下门店必须答复‘为何非来不可’。”这是全部便利店必要思索的题目。

  零食量贩店的崛起也分流了便利店不少客户。其依附品类丰富、低价上风强势突围,通过厂家直采、规模化议价将休闲食品代价压低,精准满意了年轻客群对零食的高频消耗需求。中研普华财产研究院的《2025-2030年中国量贩零食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代价评估研究陈诉》数据表现,现在,量贩式零食门店数目已经到达22470家,而且预计将继承增长。而如许的增长势必会给便利店带来打击。

  竞争乃至还来自跨界谋划者。本年,三只松鼠、库迪咖啡纷纷进军便利店市场。据三只松鼠发布的数据,其旗下的一分方便利店已经开了4家门店,更多门店正在筹建中。

  图为三只松鼠旗下一分方便利店。(图片泉源:企业供图)

  只管压力重重,便利店始终在消耗市场中占据紧张一席。在担当新华网的采访时,广东天福连锁贸易团体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华金、厦门见福连锁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利、山西金虎贸易团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徐萌等业界领武士物,都对行业焦点上风有着雷同的见解,那就是“便利”二字。“这种‘便利’是随着顾客需求不停衍变的,只要跟得上消耗者,便利店就会永续存在。”徐萌说。

  便利店的“便利”背后折射出的是民生代价。24小时业务模式弥补了传统商超的时间空缺,有用办理了住民在非业务时段的生存刚需。同时,便利店还通过代收快递、代缴水电费等便民服务构建起了社区生存枢纽。

  福建百年万嘉超市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场宝还指出,便利店行业依附“无应收账款的刚需属性”构筑起了抗风险壁垒,印证了其“民生刚需业态”的稳固性。从就业角度看,深圳市中业爱民便利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代鸿昌提到,便利店行业相对门槛较低,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岗位。

  破局密钥:商品力、质价比、数字化、出海

  作为最贴近民生的“毛细血管”行业之一,便利店行业该怎样破局呢?

  一是磨炼商品力。同质化竞争下,商品力是关键。中国连锁谋划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洪涛提出“鲜食+自有品牌”的破解方式。在鲜食方面,要注意在地化谋划,好比在山西可以推出符合本地人口胃的面食,在湖北可以主打热干面等等。在打造自有品牌方面,十足团体股份有限公司总司理欧再福表现,打造自有品牌必要整合供应链、研发、营销等环节,只有成为真正的制造型品牌便利店,企业才气突破同质化困局。

  二是提拔“质价比”。湖南新佳宜商贸有限公司总司理伍敏谊举例:“在县城,消耗者乐意为一杯现磨咖啡多走5分钟的路,但条件是代价比连锁咖啡店自制。”他以为,这种“质价比”计谋,恰是破解同质化的关键——将连锁品牌的尺度化运营,转化成契合本地消耗本领的产物组合。在这过程中,有家便利店有限公司副总司理李见以为,要强化供应链与品格管控,产物质量是底线。

  三是做好鲜食。“便利店要想驻足,起首要明确自身上风是什么?”罗森副董事长华东以为,“温度”是便利店的“杀手锏”。“将冷食、热食做到极致,让顾客有对温度的最佳体验,这是其他零售模式最难以实现的。”

  北京消耗者郝老师对此非常认同:“我风俗早上在便利店买早餐,点外卖固然很快就能送来,但是在配送箱里捂闷的口感,比不上在便利店现买现吃的那股‘热乎气’。”

  6月13日,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南礼士路的两家便利店热食区。新华网任禹西 摄

  四是丰富功能性。欧阳华金提到,便利店可以增设便民服务,比方快递代收、彩票代销、跨界联营、休闲娱乐等,在引流获客的同时,进一步拉近与消耗者的情绪联结。

  五是发展数字化。便利店行业的“数字革命”已寂静睁开,头部企业都在刚强结构数字化战略。见福董事长张利表现,数字化的本质是提拔服从和效能,其具备穿透性强、实时性强、正确性强的特点,使店面运营、订单、营销、生产等管理环节更细密正确。“必要明白一点,数字化是工具而非目标,不要陷入‘为数字化而数字化’的误区,它的代价在于让‘人’更轻松,让沟通更痛快酣畅。”

  六是开辟外洋市场。出海也是便利店突围的一个紧张选择。美宜佳控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司理刘云表现:“便利店出海与大多数传统行业“产物-供应链-品牌”的出海路径差别,它自然地是一个必要当地化的行业,我以为便利店出海的本质是服贸出海。”美宜佳已经订定了自身外洋发展战略。

  “千淘万漉虽辛劳,吹尽狂沙始到金”,便利店破局之路重在探索和实践。对于将来发展,王洪涛以为:“当企业放下焦急,回归‘便利、温度、创新’的本质,无论是头部企业的环球化结构,照旧地区品牌的深耕,都将在接下来的整合期找到属于本身的生存坐标。”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看帖是喜欢,评论才是真爱:

全部回复(0)

2025-6-26 04:39

热文

  • 3 天
  • 7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