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消息联播):金融是“国之大者”,关系中国式当代化建立全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器重金融工作,在福建工作期间,就对金融范畴一系列庞大命题举行了深邃的前瞻思索和实践探索,形成了大量原创性理念、 ...
央视网消息(消息联播):金融是“国之大者”,关系中国式当代化建立全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器重金融工作,在福建工作期间,就对金融范畴一系列庞大命题举行了深邃的前瞻思索和实践探索,形成了大量原创性理念、开创性实践,取得了标记性结果,为开辟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源头活水,对做好当下的金融工作具有极为紧张的引导意义。 本年以来,厦门国际银行连续升级金融产物,加大对前沿财产支持力度,面向侨商侨企推出跨境汇款、环球消耗等多项金融服务。 厦门国际银行是天下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建立于1985年,是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同道推动建立的。其时,国务院答应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面临新一轮特区建立,资金短缺是最棘手的题目之一。 引来金融“活水”。厦门国际银行积极引入侨资、外资,通过债券承销、股权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为特区建立提供了有力资金支持。 习近平同道不停推动金融业改革开放,推动建立华侨投资公司和地方保险机构……一系列开创性金融改革办法为厦门经济特区发展注入汹涌活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筹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化的关键时期,习近平同道敏锐地捕获到当代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他在《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前瞻性提出创建特区金融体系的构想;在“3820”战略工程里,专章订定福州市金融业发展规划等金融体系建立。 金融工作搞得好欠好、金融可否稳固,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全局。习近平同道始终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着深入的思索,开启了一系列“金融为民”的实践和创新。 上世纪80年代,受困于林业生产的特性和金融服务的滞后,宁德的不少林农只能守着青山过穷日子。 怎样让丛林成为“钱库”?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道开创性地提出“活立木贷款”办理思绪,把生长中的林木资源作为贷款抵押物,改变了其时林农只能等候树木成材采伐得到收益的近况。今后,他进一步推动福建团体林权改革,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与地方当局、林业部分深入互助,敲开了银行门,盘活了万重山。 农村金融服务是脱贫致富非常紧张的底子条件。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道发现不少村落都没有名誉社代庖点,连最根本的存款服务都做不到,他立刻要求金融部分实时美满农村地域涉农金融服务。 按照这个思绪,宁德的赤溪村使用银行贷款,建成了水库电站;福安的连家船民有了住房制作、水产养殖等贷款支持,实现了登陆定居。 20多年来,福建践行习近平同道在闽金融叙述和实践履历,不停探索创新,久久为功,金融资源设置服从、服务实体经济的本领连续提拔。2024年,福建全省地域生产总值57761亿元,高新技能企业突破1.4万家,超千亿财产集群20个,培养形成墟落特色财产亿元强村305个。 |